俗话说得好,“三九四九冰上走。”这几天朔州大地寒意正浓。1月11日,记者来到朔城区南城街道的平房区,去年政府对这里的平房区实行了集中供热改造,改造后居民家中暖不暖和?温度达不达标?记者走进居民家中,一探究竟。“快快快,外头冷,屋里坐。”居民杨翠花放下手里的活儿,把记者让进屋。室外天寒地冻,屋里暖意融融。一进门,阵阵热气瞬间模糊了记者的眼镜。杨翠花递来擦镜布,笑着说:“去年,我们街道持续推进集中供热扩面提质工程,让我们500多户平房居民实现了集中供热,还给我们安装了室内温控调节阀,增加了外墙保温层。尽管这几天大幅度降温,但我家温度依然能保持在22℃左右。”
杨翠花是个勤快人,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。桌子上摆放的一个个相框被擦得锃亮,里面的一张张照片不仅记录着孩子的成长,也记录着生活环境的变化。“你看这张我坐在沙发上抱孩子的照片,后面背景就能看到煤炉。”杨翠花回忆说,过去,全家靠烧煤取暖做饭,早起倒煤渣、半夜看炉子,不仅弄得灰头土脸,还很麻烦和累人。同时,烧煤炉导致家里墙面、家具被熏黄,看上去很陈旧。
住楼房的人家中墙面白、地砖亮,杨翠花很是羡慕,期待自己也早日能过上那样的日子。可想想一到冬天就要靠煤取暖,她又没了心气儿。
“每个房间约20平方米,室温能达到22℃左右。如今我们彻底告别了掏煤渣、倒煤灰的日子。”说着说着杨翠花嘴角便不经意地露出了笑意。她简单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过去,每年冬天她要花2000多元钱买煤,按照她家的供热面积,她需要支出的暖气费和购买煤炭的费用基本持平。花同样价钱,如今却省去了购煤、搬煤、烧煤等一系列辛苦与烦恼。中间房间里,一个装置引起了记者注意。杨翠花介绍道,屋内还安装有温控调节阀,可以用来调节温度的。天气不冷,她把暖气温度设置低一些,反之调高。使用挺灵活,比烧煤炉方便多了。
接入集中供暖后,她和丈夫把家里重新装修一番,过上了和住楼人一样的“美”日子。
杨翠花家的“绿色暖冬”是我市推进清洁取暖的一个缩影。
清洁取暖,一头连着市民冷暖,一头连着蓝天白云。做好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既是保护美好环境的本质要求,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。我市各级各部门加强顶层设计、强化组织领导、层层落实责任,把清洁取暖工作向纵深推进,构建起了绿色、节约、高效的清洁供暖体系,为群众带来了暖暖的“获得感”、实在的“幸福感”,让群众暖身更暖心。(记者 武跃林)